首页

优之家论坛

时间:2025-05-24 12:37:48 作者: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浏览量:23878

  赓续中华文脉,共品700年浓香。3月11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以“浓香700年,龙启新纪元”为主题的2024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在酒城泸州凤凰山麓如期举行,再现泸州老窖对酿酒活态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共同守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

  春到华夏,时盛岁新。2024甲辰龙年,正值泸州老窖始创浓香白酒传统酿制技艺700周年。当浓香700年遇见“龙抬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以“龙的传人”守护“浓的传承”,在对话历史、感恩自然中助力中国浓香历久弥新。

  赓续中华文脉 龙年行业首个大型文化盛典启幕

  “二月二,龙抬头;祭先祖,酿春酒”。泸州民间素有“好酒知时节,春酿贵如金”的说法。每一坛春酿都积蓄着能量与潜力,表达着酿酒人对新一年的期盼与向往。

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致欢迎辞

  3月11日上午九时九分,2024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在鼓乐声声中启幕。2024年是泸州老窖始创浓香白酒传统酿制技艺700周年,是浓香型白酒发展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发表欢迎致辞时表示,在文明长河中,700年不是一个能轻易坚持下来的数字,泸州老窖24代酿酒人与时间为友,将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代代相传,酿造出世间独有的中国浓香与中国味道。

刘淼诵读2024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祭文

  伴着击鼓、醒龙与礼乐,开典、祭祀、封藏等环节按传统礼制进行,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们,礼正衣冠、焚香静心、诵读祭文,以传统礼仪感恩天地、祭拜先祖,展现酿酒人对农耕传统、自然酿造的虔诚和坚守,让人们在庄严的仪式中深切感知中国白酒丰富的文化底蕴。

泸州市及泸州老窖获得中国浓香型白酒文化起源地证书

  “风过泸州带酒香”。泸州酿酒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强于当代,延续了千年酿酒基因,自古便享有中国“酒城”之美誉。本届封藏大典上,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柏分别向泸州市和泸州老窖颁发中国浓香型白酒文化起源地证书。此次证书的发布,是中国浓香型白酒文化的一次根本性寻根溯源,肯定了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泸州酒文化在塑造浓香型白酒文化脉络、构建中国浓香型白酒文化体系的重要地位。

  因应时节,顺时而为,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哲学。“龙抬头,春酿出”,在场嘉宾共同品鉴“活态双国宝”酿造的国窖1573龙年春酿原酒,酒体柔和、口感丰醇、香味协调、回味悠长,感恩岁月回馈,预见未来荣光。千余名嘉宾的见证下,2024年国窖1573龙年春酿被封入酒坛,引入天然藏酒洞龙泉洞封藏,开启新一轮时间的陈酿。封藏,“藏”的不仅是美酒,还是中国浓香白酒绵延千年的厚重文化。

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左)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右)共同发布泸州老窖和国窖1573浓香700年纪念酒

  大典现场,在美酒福利官麒麟麟的倾情推介下,泸州老窖和国窖1573浓香700年纪念酒举行了全球首发仪式。

  站在中国浓香型白酒文化起源地的新高地,泸州老窖也将进一步强化浓香型白酒文化超级IP塑造,凝聚浓香型白酒文化的精神共识,以文化助力泸州老窖和泸州城市发展再升级。

  见证浓香700年 成龙助力中国浓香文化传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具有独特的象征性和重要意义。当700年浓香与龙年“龙抬头”相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刘淼为成龙颁发泸州老窖・国窖1573文化传播大使的纪念杯

  封藏大典上,享誉中外的“成家班”龙韵武艺团带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中国功夫表演,一招一式,行云流水,刚劲有力,气势如虹,传达出中国功夫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形神气势,令在场观众连连喝彩。随后,“成家班”创始人成龙亮相大典,在众嘉宾的见证下正式接受泸州老窖·国窖1573文化传播大使的身份授予,携手泸州老窖共同走入中国浓香700年的匠心传承之路。

  成龙与泸州老窖的合作,是双方内在精神契合与共同的追求。成龙凭借其卓越的才华与拼搏精神,成为享誉全球的国际巨星,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形象展现给全世界,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而“成家班”也开枝散叶,向世界影坛分享多年沉淀的中国功夫创作经验。

  同样与行业同频共振、分享自身技艺经验的,还有泸州老窖。

新中国第一本白酒酿造专业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

  上个世纪50年代起,泸州老窖通过编写专业教科书、开办酿酒培训班,将泸州老窖数百年积累的先进酿酒技艺,向全国的白酒行业分享、推广,助力浓香白酒不断发展壮大。正如成龙所说,“‘成家班’的传奇,是日复一日的自律和无惧伤痛;泸州老窖的传奇,是在敬畏传承中突破创新。历经千锤百炼,功夫技艺与酿酒技艺有极大的共鸣。”

  传承创新,弦歌不辍。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传承者与先行者,泸州老窖传承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多年来,泸州老窖充分发挥浓香鼻祖和“活态双国宝”等文化底蕴优势用文化之力加快品牌升级,助推中国白酒的高质量发展。

  引领文化创新表达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自2008年以来,泸州老窖在传承“春耕节”“开窖春酿”“祭祀先祖”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表达范式,连续十七年举办“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该活动已入选第六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经过十七年创造性打造和创新性传播,封藏大典不仅是赓续文脉创新白酒文化表达、传承浓香彰显中国白酒历史底蕴的有力载体,更成为极具中华传统艺术特色的文化IP,其形式也由单一的民俗活动演变为内容丰富的白酒文化体系——生命中的那坛酒文化访谈、泸州老窖“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春江酒月夜”中国酒城·非遗之夜活动也在封藏大典期间相继举行。

  3月11日下午,作为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的重磅活动之一,“生命中的那坛酒”大型文化访谈精彩进行。功夫巨星成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四川省酿酒协会白酒专家委员会主任张良、艺术家方力钧、薛松、谭平受邀参加,畅谈各自领域中越酿越浓的文化传承故事,品味“生命中的那坛酒”。

  与此同时,泸州老窖“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于1573国宝窖池群火热展开,技能大赛由2024泸州老窖“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选拔赛冠军张松与2023“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总冠军何先强进行技艺对垒,争夺总冠军和下一届擂主称号,酿酒师同台竞技,回马上甑、探汽上甑、轻撒匀铺、看花摘酒……看似简单的技艺,蕴含了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700年间的活态传承和匠心精神。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擂主何先强守擂成功,连续第二年夺得泸州老窖“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冠军!

  遇见非遗,触摸非遗,品味非遗。封藏大典系列活动之一“春江酒月夜”中国酒城·非遗之夜精彩纷呈,通过场景体验、非遗集市、文艺表演,全视角展现璀璨非遗在新的时代的活态传承和蓬勃创新,品味中国非遗之美,致力于打造中国白酒非遗技艺融合性展示的高端平台。

  一座城,一坛酒。1324年,郭怀玉在泸州酿成中国白酒历史上第一代大曲酒,开启了中国白酒大曲酒的酿制序幕。1573年,泸州老窖第六代传承人舒承宗建1573国宝窖池群,推动浓香型白酒酿制技艺之大成。连续不间断使用451年1573国宝窖池群和24代人传承700年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组成的“活态双国宝”成就了中国白酒可以品味的历史。岁月流转,“活窖池”与“活技艺”双活共生,源远流长,酿就了中国美酒,世界浓香。

泸州老窖“活态双国宝”

  作为中国白酒文化自信表达的年度盛典,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展现的不只是泸州老窖对中国传统酒文化、对泸州千年酒城风俗文化的守护,还是对行业当下创新与未来的不懈探索、奋力突破。700年浓香白酒活态传承史,是泸州老窖的传承底蕴,更是泸州老窖面对未来的发展“底气”。泸州老窖将继续坚守信仰,做“时间的行者”,在对传统酿制技艺的坚守和创新中创造新的历史,书写中国浓香的崭新篇章和美好未来。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十月北京楼市:客户挤晚高峰打车看房 有新盘去化超30%

民革中央提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并建议推广政策适应调整期制度;细化市场监管等裁量基准;健全失信信用修复机制;完善司法与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制度。

【国家宪法日】美好生活“宪”给你

此次入围的十大汉字是“昌”“安”“稳”“米”“贵”“缺”“绿”“诈”“乱”“难”。主办方在现场以“变脸”表演形式将十大汉字一一展现。

网络主播“转正”:直播行业规范化与职业化的正循环

三号线东延段4个车站的整体风格以“流光溢彩”为设计理念,站厅、站台融入了水、光、浪花等抽象化的设计元素。站内的服务设施也延续近年新开线路的标准,配备智能客服中心、宽通道闸机、智能咨询终端、可视化求助按钮等智能化服务设施。其中,智能客服中心集票卡处理、电子发票、语音问询、站内导航等多功能于一体,同时具备纸质二维码出站票等自助票务处理功能,以及关怀版、出行须知、车站资讯信息等自助查询功能。母婴室、公共卫生间、第三卫生间也是各站标配之一。

美国多地遭龙卷风等恶劣天气袭击 已致三人死亡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重要论断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其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更重视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然而,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及知识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对思政课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当前,如何加强思政课建设,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成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点。

“推进大湾区医疗融合,除了方便病人和医生跨境,更重要的是在医疗文化方面的融合。”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高永文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明言,两地医护在同一工作平台共事方能实现有意义的深度交流,这也是最快拉近两地医疗文化的方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